021-65661727
中文版
英文版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1-65661727
服务热线  021-65661727 服务热线 021-6566172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专业文章
  • 股东的认定依据|合同法

    有限公司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组织。那么,有限公司的股东如何认定呢?是依据工商登记认定,还是依据股东出资证明书认定? 实际上,我国公司法于2005年修订时即正式确立了以股东名册作为股东认定依据的法律制度。 所谓股东名册,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依照法律规定,对本公司股东及其出资情况进行登记的法律文书。本文对股东名册相关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股东名册的法律效力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公司必须置备股东名册。股东名册具有重要

    2019-12-13 2860

  • 侵权造成的伤残赔偿金简便计算方式(包括多级伤残)|民事侵权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2019-12-11 1792

  • 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是否可以转让不动产?|物权法—抵押权

    案情简介: 中国XX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李XX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 XX资产重庆分公司与XX锦绣房地产公司、XX投资集团公司、XX长业房地产公司、黄XX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法院于2015年4月20日作出(2014)渝高法民初字第00055号民事判决,判决:1.XX锦绣房地产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XX资产重庆分公司借款本金2亿元及支付至清偿之日止的利息(以2亿元为本金,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5月31日止,按

    2019-12-10 2649

  • 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法

    合同的条款是经合同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具体条文或具体内容。 合同条款非常重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除法律规定外,主要由合同的条款约定。合同的条款是否齐备、准确,决定了合同能否成立、生效,决定了当事人是否能够实现合同目的。 我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了各类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一般包括这些条款,但并不意味着缺少了任何一项就会导致合同的不成立或者无效。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是所有合同的必备条款。合同也不限于这

    2019-12-09 1920

  • 你拿到出资证明书了吗?|公司法

    有限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所谓股东出资证明书,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签发给股东的,证明其享有股东权利的法律凭证。出资证明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出资证明书的记载事项 为保证出资证明书的效力,法律规定了出资证明书应当记载以下事项: 1、公司名称。公司是出资证明书的签发主体,出资证明书载入公司名称,才能明确股东是哪个公司的出资人并具有股东资格,从而依法行使股东权。 2、公司成立日期。出资证明书只有在公司成立后签

    2019-12-06 1875

  • 未缴纳保险费的保险合同并非当然无效|保险法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十三条 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应当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载明合同内容。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十四条 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2019-12-04 2270

  • 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售不动产,有效吗?|物权法

    导读: 我们购置不动产时,在《不动产权证》附记页上往往都会标注“共同共有”或者“按份共有”,那么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共有,在法律上有哪些具体规定,在法律效果上又有哪些区别。实践中常见并不是全体共有人均到场签订买卖合同,仅有部分共有人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能否过户?本文将一一为您解析。 《物权法》第九十三条:“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什么是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

    2019-12-03 1689

  • 应采用而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后果|合同法

    关于合同的形式,我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见,应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有两种情形:一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二是当事人约定的情形。 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未按上述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是否成立? 对于上述问题,应当视不同情况而定: 如果

    2019-12-02 2376